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精准定位 螺旋上升——小学歌唱课中识谱教学的优化策略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实验小学 沈黎霞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2-08-30   点击:

  (一)第一阶段:整体感知策略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着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而教材中的许多识谱知识都是以认识图形、唱名模唱的方式出现的。因此,针对一、二年级的识谱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整体感知”的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图谱表现、动作表现、小型打击乐器演奏、跟随琴声唱名模唱、打手号表现音高等方式来进行识谱。

  【案例2】二上第二单元《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目标:在音乐活动中感受do——la的音高,并能随琴声唱名模唱。

  教学过程(教学课件如图1—图4所示):

  1. 边做柯达伊手势边唱名模唱do——la(图1)。

  2. 跟随歌曲伴奏进行拍腿(红色)、拍手(蓝色)律动,反复两到三遍(图2)。

  3. 根据蓝色部分的曲谱音高调整拍手的位置。

  4. 指名让学生猜一猜“?”部分的唱名,并用柯达伊手势表示出来(图3)。

  5.全体学生填唱唱名(图4)。

  教学评价:合格级:能跟随“X X|XX X|”和“XX XX|XX X|”的节奏整齐地拍手拍腿;良好级:能跟随琴声模唱do——la的唱名;优秀级:能根据琴声听辨出“r”和“l”的音高,并完成选择。

  【案例反思

  该课例中,识谱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用唱名模唱乐谱。本单元中的歌曲《乃呦乃》借助楼梯的图形,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音符之间音的高低关系。因此作为本单元的第二首学唱歌曲,教师延续了楼梯图形,根据歌曲调性特点,只用了五声音阶,让学生进行音阶训练。同时,教师借助拍手拍腿律动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节奏X和XX的三种基本组合型,并用拍手的高低给学生音高的暗示,让学生来猜猜歌曲中的唱名。对于学生来说,要完成这一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因为有了很好的铺垫,这一内容成了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桃子”,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第二阶段:元素提炼策略

  三、四年级是学习旋律音准和感知音高概念的认知阶段,学生的认识逐步从感性向理性过渡。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元素提炼”策略。

  【案例3】三上第五单元《妈妈的心》

  教学目标:认识并唱准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懂得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

  1.听歌曲录音,教师在休止符出现的地方随机给学生送爱心,学生关注爱心出现的时机和次数;再听音乐时,学生跟随教师在休止符处做送爱心动作。

  2.出示图形乐谱,用爱心符号代替休止符,然后用延音和停顿两种不同方式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情绪的变化,并说说可以用怎样的音乐记号来表示停顿。

  3.师生讨论,学生了解休止符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4.出示标准乐谱,教师讲解四分休止符的相关知识,并带领学生合作唱谱,要求在休止符处演唱“声断情不断”。

  5.练习:完成课本中的跳格子读写练习。

  【案例反思

  这一课例运用了多感官参与音乐读谱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了从感觉到知觉的递进式音乐认知通道。这样的歌曲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大程度地体验作品的温度,唱出美好的音乐,感受乐曲中传达的情感内涵,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第三阶段:整体运用策略

  五、六年级的学生面对的曲谱难度开始加大,教材呈现的更多的是合唱作品。复杂的节奏和跨度很大的音符都对识谱教学提出了挑战,因此这一阶段教师主要采用“整体运用”策略。如在课堂上利用课堂乐器进行视唱视奏的练习,学生通过主题探究和编创实践等方法综合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识谱知识,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提升识谱的能力。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