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材分析 > 初中音乐教材 >

创造性使用初中音乐教材的探究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中国音教网》

课标下的音乐教材,主题集中,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配套教参详细,音像齐备,视听结合,确实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它既是学生的亲密伙伴,音乐宝典,良师益友,又是音乐老师的得力助手,合作伙伴,教学指南。但是,如果老师总是一尘不变、按部就班地抱住教材不放,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时间一长,学生还会心生厌倦,老师自己也会觉得单调。那么,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我们应当如何创造性地使用音乐教材?笔者作了如下思考:

一、创设情境,服务教材,激起学生对教材音乐的情感涟漪

教材中不乏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音乐作品,但是距离当今的中学生很遥远,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蜜罐中,他们没有经历过贫困和天灾的侵扰,更难感受到战争的磨难、屈辱和痛苦,他们不易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他们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怀念,不懂得珍惜。在八年级(下)第二单元《雨花石》的教学中,如果老师用传统的说教方式对学生苦口婆心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多半会无动于衷,甚至会玩世不恭地在那里说笑,在这种情境下,学唱或欣赏本单元音乐,效果可想而知了。但是,如果在课前播放唐磊演唱的《丁香花》,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幅忧郁凄美的丁香花的图片,学生就会沉浸在惆怅怀念的情绪中,加之老师深情地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节将至,我们中国家家户户都会祭奠逝去的亲人,我们更当带着崇敬的心情怀念那些为共和国的诞生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而献身的革命先烈。”在这样无比安静、庄严的气氛中,结合南京大屠杀图片、渣滓洞集中营严刑拷打共产党人的图片和电影《辛德勒名单》的感人片断欣赏,即通过创设多媒体直观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之后,再学唱《雨花石》,欣赏童声合唱《蝴蝶飞呀飞》和电影音乐主题音乐《辛德勒名单》,深情感人的音乐就能够激起学生心中最圣洁、最真挚、最正直、最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达到良好的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效果了。

二、投其所好,结合教材,为音乐课堂增添青春时尚魅力

《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笔者认为,现在的中学生酷爱流行音乐,习惯唱通俗歌曲,这已形成了他们的审美习惯。所以,违背客观规律,强制性地让学生喜欢美声唱法歌曲,民族唱法歌曲是不明智的。只有以学生为本,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投其所好,选择最时尚、最优美、健康、活泼的流行音乐充实音乐教材,或者在学唱教材歌曲的同时,选择亲切流行的通俗唱法的版本,即:巧妙地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融入教材音乐,使音乐课堂充满时代气息,才会使学生兴奋、愉快起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音乐的学习之中去。在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江河大地》中,我敏感地发现学生极不情愿地学会了童声独唱《黄河少年》,歌声已疲惫无奈得毫无激情,于是我临时改变了原来抽查个别学生演唱歌词的计划,我唱了唱歌谱,让大家观察分析乐谱在作曲技法上用了哪种常用技法时,学生毫不费力地回答:“重复。”我说:“其实流行歌曲中也有很多运用重复手法的例子,在歌首或在歌尾,我们会觉得重复得很单调呢还是觉得重复得很亲切呢?”正当学生凝神思考时,活泼欢快的流行歌曲《桃花朵朵开》的前奏突然响起,顿时刚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眼神立刻充满欣喜之光,激动的歌声流露出快乐童真,一张张笑脸好似桃花朵朵开。当学生一边愉快地唱着一边认真地数着重复六遍的乐句后,一曲林俊杰的《江南》又缓慢响起,学生立刻又欣喜而动情地唱起这首歌,有些女生甚至激动地尖叫起来,果然这首歌多次重复着第一句旋律,深情、眷恋、亲切、缠绵,丝毫也没有单调罗索的感觉。学生那么激动陶醉于自己的歌声,我也为自己的机动灵活与善解人意而暗暗得意,其实在这一环节我原本没有安排流行歌曲的打算,但是我从学生的歌声里感受到了无比厌倦与无可奈何,于是我找到了一个从音乐教材过渡到流行歌曲的理由,那就是作曲技法:重复手法的运用,果然,音乐课堂即刻从死气沉沉变得活力无限。

三、深入研究,围绕教材,合理调整教材顺序和增减教材内容

我们知道,音乐教材是按照每个单元围绕同一主题安排内容的,每首作品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所以我们可以将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海滨音诗”中的竖笛练习曲《啄木鸟》调至第六单元“绿色的呼唤”中,因为啄木鸟是森林医生,它会给大树看病,也算是无私的环保专家。而将第五单元“希望的田野”中的竖笛练习曲《深深的海洋》调至第三单元“海滨音诗”中,可使这一单元更具海的魅力。而在八年级(上)第一单元《草原放歌》中,歌曲《青藏高原》音高难度较大,而《天路》相对来讲既好听又好唱,所以,可以让学生学唱《天路》,欣赏《青藏高原》,学生会觉得既高兴又轻松。对那些冗长而艰深的器乐作品可以酌情欣赏片段或直接替换成通俗易懂、篇幅短小之作,例如《百鸟朝凤》、《丰收锣鼓》、《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等等。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可以大胆地增加一些当地影响较大的地方民歌、民间歌舞、特色器乐、曲艺音乐和地方戏曲,来充实和丰富教材音乐,从而使我们的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例如,在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西南风情》的教学中,学完了竖笛曲《美丽的金孔雀》我给学生欣赏了杨丽萍的经典舞蹈《雀之灵》,舞蹈家精彩细腻的表演展现了孔雀高雅美好的舞姿,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傣族人民对孔雀无比敬重和喜爱的淳朴情感。同样,欣赏了八幕歌剧《刘三姐》选段《什么水面打跟斗》的老版本视频之后,我给学生欣赏了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表演《印象刘三姐》的精彩录像,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我国西南地区迷人的自然景观,充满时代气息的民族音乐文化的诱人魅力,天人合一的完美意境,从而对祖国的山山水水更加充满向往热爱的深厚情感。

四、勇于实践,超越教材,让创造的智慧之光在校园闪烁

音乐是实践的艺术,是表演的艺术,在演唱、演奏和赏析教材音乐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但是富有创造性的编创实践活动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我们可以从节奏编创、乐句编创、歌词创作、舞蹈编排、情境设计、小品编创等方面入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还可以利用班级音乐会、兴趣小组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大型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艺术实践能力,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实践和创造的欢乐与幸福,让创造的智慧之光在校园闪烁。例如,在学习了《西南风情》这一单元时,我请同学们分析总结一下西南地区音乐特点,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立刻总结出西南音乐特点:欢快、活泼、跳荡;以do、mi、sol为骨干音;用啊哩哩、赛罗赛等为衬词;有引子、尾声等等。接着我鼓励大家用do、mi、sol为骨干音自由编创旋律短句,唱一唱、奏一奏,听听是否具有西南风味。学生兴致很高,很快按要求写出了旋律短句,当我唱出或弹出他们的作品时,他们的脸上立刻流露出幸福与自豪的表情,相信只要具备电脑谱曲条件,学生尝试作曲的积极性会更高,那时,自己作词作曲并演唱就不再是空话了。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为我们的音乐教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材观,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力求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努力成为教材的积极使用者、促进者和发展者,使我们音乐课堂更能让学生感到有趣,更具时代气息,更具活力和魅力。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