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材分析 > 初中音乐教材 >

“悟”----有效使用教科书的根本(下)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凤凰教育网》

 

二、女生与弦乐四重奏《在森林和原野》欣赏教学

1、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欧洲的民间歌曲。歌曲为大调式,节拍为2/4拍,两段体,它的结构对称规整,曲调简洁明了。歌曲采用了分解和弦的写作手法,给人一种明快的跳跃感,歌词也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

改编后的歌曲为弦乐四重奏与少女重唱,是音乐的典雅与流行的组合形式,乐曲中弦乐四重奏与少女重唱交替进行,既体现了古典风格,又富有现代气息。

欣赏重点:感受典雅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组合,了解乐曲风格、结构等音乐要素,以及相应的演唱演奏形式。

欣赏难点:对演奏形式的了解掌握,有质量、有效地开展相应的音乐实践活动(见后)。

2、学生状况分析

由于乐曲旋律优美、结构较简单,所以便于学生接受。但学生对弦乐四重奏以及女生重唱的表演形式有可能缺乏理解,在欣赏时教师需要加以说明。如果在欣赏乐曲时设计一些学生能够参与的声势活动将会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综合感受和对音乐表现力的进一步理解。如:前半部分教师可以提供如下的声势要求:★=拍手;▲=右手拍右腿;△=左手拍左腿(如下);后半部分教师引导或启发学生完成。

第二部分参考声势节奏图:

最后一小节;

这样的声势训练还可以给学生一种不同步的立体节奏练习(唱出和击出的是两种不同的节奏)。在具体训练时教师还可以将★▲△拆散分给不同组的学生以便降低难度,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新设计★▲△,如:★可以代表轻声敲击课桌的侧面、敲击铅笔和等;而▲可以代表摇晃钥匙、捏响指等。需要引导学生注意的是:关注音乐为主,声势动作为辅。

3、教学设计

三、排箫独奏《绿袖子》欣赏教学

1、教学内容分析

GreenSleeves(绿袖子)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并广为流传英国民歌。歌曲为小调式,节奏舒缓,旋律优美而略带忧郁色彩,旋律中4和5的多次出现为听者带来了特殊的韵味。歌曲结构工整,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每段由四个乐句组成,一、三两句完全相同,第四句由第二句变化而成。由于歌曲旋律的优美动听,所以被人们改编成多种不同形式的器乐演奏曲,有大提琴、陶埙、排箫等。

教材配套音响的GreenSleeves为排箫演奏曲。第一部分:乐曲在鸟鸣中开始,典雅的拨弦古钢琴音色弹出简单的前奏,音色透亮而独特的排箫奏出a小调的主旋律,大提琴则用长音进行和声的烘托,而拨弦古钢琴运用琶音进行简单的伴奏;反复时大提琴轻声奏出主旋律,排箫则在高音区进行呼应;第二部分:排箫转入e小调吹奏出主旋律,给人眼前一亮之感,进入第二段后则由大提琴拉奏主旋律,排箫进行呼应的华彩吹奏;第三部分(结尾部分):排箫用原调a小调吹奏主旋律,大提琴用拨弦奏出分解和弦,乐曲缓慢的结束在第一段结尾的重复句上,带来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回味无穷之感。全曲播放时间4分钟。

欣赏重点:感受音乐,哼鸣乐曲旋律,了解作品结构及相关音乐要素。

欣赏难点:能够听辨出主奏乐器与协奏乐器的对称呼应,较准确地哼鸣乐曲旋律。

2、学生状况分析

因为乐曲流传较广,学生可能会在不同场合无意或有意听到过该乐曲的片段。初二学生是很难感受到原歌曲的那种意境的,要感受到“材料分析”第二段排箫吹奏效果的叙述那样,也需要教师搭建台阶、提供一定的有效帮助。

在具体欣赏中教师可以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哼鸣引导学生熟悉第一部分旋律;通过跟录音进行相同歌词的演唱(见后)来熟悉类似副歌的后17小节的旋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乐曲的欣赏,将会有助于学生音乐感受、进一步理解以及世界名曲听赏的积累。

Greensleeveswasallmyjoy,绿袖子是我快乐的全部,

Greensleeveswasmydelight.绿袖子是我全部的欢乐。

Greensleeveswasmyheartofgold,绿袖子是我金子般的心,

Andwhobutmylady,只有她才是我的心爱人,

Greensleeves.绿袖子。

(建议:中文歌词只需口译,无需出示文字。)

3、教学设计(一)

板书设计:

4、教学设计(二)学生资源的运用

由于GreenSleeves是一首世界著名歌曲,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相关音响、音像和文字资料。所以,教师也可以把GreenSleeves的欣赏学习设计成一个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教师在布置学生的查询任务时目标要明确,分工要细致,要确保大部分同学都有事可做。任务可参照如下分类:

1)查询音响、音像资料(1-2人);2)查询文字资料(含乐谱,1人);

3)资料整合处理(2人);4)音响、音像编辑和文字处理(2人);

5)播放宣讲(1-2人);6)……

如果班级同学分成四组,每组为一个查询、整理、宣讲单位(负责或牵头人:1人),这样基本做到人人都有工作。由学生自己参与的教学实践活动,其效果以及留在他们脑中的划痕将会远远大于教师的说教。

针对前期的查询、整理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时间。可以让四组同学分别展示,教师适当进行鼓励性评点,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视唱乐谱、分析音乐、进一步感受音乐等活动,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做些音乐评论的工作。

四、课堂教学评价设计

1、歌曲《桑塔?露琪亚》教学评价设计:

1)划拍并视唱前八小节歌谱;2)指挥小组或全班同学演唱歌曲;

3)以两或三人组形式在伴奏下有表情并准确演唱歌曲;

4)……

2、女生与弦乐四重奏《在森林和原野》教学评价设计:

1)书面回答问题:什么是重唱和重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状况进行题目设

计,如:判断、选择、书面回答等。选择书面回答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同学都

能够参与);

2)书面回答问题:弦乐四重奏通常由那些乐器参与演奏?(方法同上);

3)听《在森林和原野》的录音片段,书面回答问题:

()1.乐曲的节拍为________。A.2/4B.3/4C.4/4

()2.你所听到的《在森林和原野》的主奏乐器是__________。

A.口琴B.竖笛C.小提琴

()3.……

3、排箫《绿袖子》教学评价设计:

1)《绿袖子》是一首著名的_______民间歌曲。

2)《绿袖子》是一首_______拍的乐曲。

3)《绿袖子》的旋律调性属于___调式。

4)《绿袖子》是一首是一首旋律优美并略带________色彩的乐曲。

5)……

综述:

以上四个教学设计中的歌曲教学和欣赏教学都是按照“精唱”和“精听”的设想进行设计的,这些设计需要结合单元内的其他教学内容在三个教学时的教学活动中完成。

教学过程的思考是教师在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深化音乐作品,并结合学生学情分析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选择的过程。经过认真思考、探索与周密安排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思考目的、过程与方法前我们需要反复地聆听、哼唱相关音乐作品,将感性的“好听”升华为理性的“感人”,并从音乐的角度去挖掘这些作品的真实感人之处,结合教师自身素质,通过恰当的手段与方法来感动学生,从而引导学生真正学会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

综上所述,教师本身对教材教学内容的“悟”是教学过程设计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悟”来挖掘教学内容中音乐本质的而不是外显性的“动人原因”;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以培养一个有一定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音乐爱好者的教学终极目标来确定一个单元和分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再考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的分配;最后是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与选用。教材是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所不可回避的主要媒介。教材资源的挖掘、判断、重组和有效利用是现代教师的必备素质。

在过程的安排上首先需要思考目的性、科学性和严谨性。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能够突出培养有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音乐爱好者这一目标?各教学环节的因果关系如何,是否具有循序渐进的科学性?是否自然流畅,从而体现教学目标的逐步实现?教学中是否能够突出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时间是否有保证?

在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上需要思考趣味性、多样性、启发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是否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学设问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是否有实效?是否能够调动大部分学生都来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是否能够始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助于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达标?

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该落实在教学双边的共同发展、进步和提高,应该落实在教材的使用与完善。音乐教学评价的设计需要尽可能考虑音乐本身的内容,考虑到有助于学生的兴趣形成、知识积累以及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此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参与面,只有一人或少数人完成的教学评价不符合《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评价的种类有多种,有实际操作型的、有选择型的、有书面表达型的等。在备课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教学评价的设计也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它会使我们的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行为更具有指向性而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往往课前的充分准备会给大部分学生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教学评价还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相信我们在“……”处还能设计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评价内容。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