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课改专题 > 高中音乐课改 >

对音乐课单元评价制度的尝试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金坛市第一中学》

[提出问题]

虽然国内开展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学校的实施情况不尽如人意。音乐学科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边缘地带”,由于没有考试、升学压力,师生的对该学科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和内容呆板僵化,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也很常见。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呢?这是我们音乐教师不得不思索的问题。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一直是笔直比较关注的节目,能不能将青歌赛的形式用在课堂考试评价中呢?如果在每单元教学完成之后,采用大奖赛的方式考察学生对该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能起到对所学的知识总结和拓展,又能使学生从课堂教学被动的接受者变成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该教学案例就是笔者从这一观念出发做出的一个大胆的尝试。

[方法尝试]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必修模块的第二单元,我把这节课设计为该单元的收尾课。教学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题,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掌握民歌知识,了解各地民歌的风格特征,从而更加热爱祖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复习有关民歌的资料:如民歌的基本特征;各地有代表性的民歌或运用民歌为素材的通俗歌曲,会演唱其主题旋律。

2、将学生分为四组,抽签决定比赛次序,每队选出小组长一名,负责整理答案、管理纪律。

3、选出四位学生评委,要求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打分,教师监督。

教学过程:

第一届多彩民歌音乐知识大赛

主持人(教师):“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掌声)这里是‘金坛一中杯’第一届多彩民歌音乐知识大赛团体决赛的直播现场。首先介绍今天将要参赛的四位代表队,他们分别是……(介绍)。今天,这四组团队将会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和优秀奖两名,并且在所有参赛人员中将产生一位‘最具人气奖’选手,其中每位同学的表现都将有记录,作为期末考察的一部分,所以希望每位同学主动参与到我们的互动中来!”

介绍比赛规则:比赛次序由抽签决定,本次比赛满分为50分。其中个人单项比赛占20分,知识问题部分占20分,纪律满分10分。

单项决赛:指每队派一位或一组(5人以下)队员表演节目,其节目内容必须与民歌相关;

知识问答部分:每代表队按抽签次序答题,各代表队中每个队员都是主角,都可答题,答案不完整的,其他代表队可以抢答,答对加分,答错3次以下(包括3次)不扣分。(每题将会有30秒的考虑时间)

请每队派一名队员到前台抽签。(比赛开始)

第1队

第一轮:单项决赛

第二轮:知识问答部分

①填空题

A.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因为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民歌,会表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特征。

B.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别: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的限制,而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传唱;其歌词、旋律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依靠人民群众的口耳相传,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他手段进行传承;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②听辩选择题

“听音乐,辨别该歌曲属于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答案:1、维吾尔族民歌2、藏族民歌3、朝鲜族民歌4、蒙古族民歌

第2队

第一轮:单项决赛

第二轮:知识问答部分

①视听问答题

“聆听歌曲《思念调》,说出演唱者姓名、属于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以及伴奏乐器的种类。”

答案:演唱者:李怀秀李怀福;伴奏乐器:四弦,属于弹拨类乐器《幸福调》----云南彝族民歌海菜腔。李怀秀、李怀福姐弟是来自云南石屏县的花腰彝族歌手,他们是上届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组金奖获得者。

②听辩问答题

“对比两段旋律,分别从演唱形式、演唱方法、伴奏等方面概括他们的不同。”

答案:第一首:侗族民歌,原生态唱法,演唱形式是合唱,无伴奏

第二首:山东民歌,民族唱法,演唱形式是独唱,民族乐队伴奏

第3队

第一轮:单项决赛

第二轮:知识问答部分

①视听问答题(《上去高山望平川》)

(播放音乐)

“听音乐,说出属于哪个地区的民歌,并唱出该地区民歌的旋律框架。”

答案:西北民歌的旋律框架:

5--1--2--52--5--1--6--5

②视唱问答题

“唱歌谱,说出该民歌运用了哪种民歌创作手法,并在谱上指出。”

答案:创作方法:“鱼咬尾”,指前一句的尾音与后一句的首音相同。

第4队

第一轮:单项决赛

第二轮:知识问答部分

①连线题

“听4段音乐,辨别该歌曲属于汉族哪个地区的民歌?”

答案:1、浙江民歌2、云南民歌3、陕北民歌4、山东民歌

②视听问答题

“聆听两段旋律进行比较,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举例说明)并就你所发现的现象做出分析。”

答案:刘欢演唱的通俗歌曲《好汉歌》,采用了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为创作素材。说明了民歌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例如:中国歌剧《白毛女》的主题取材于河北民歌《小白菜》、《青阳传》和山西民歌《捡卖根》;《洪湖赤卫队》取材于湖北洪湖地区的《襄河谣》等。

“反败为胜”环节

“听音乐,说出主奏乐器的名称,乐器种类及流行地区。”

答案:乐器名称:马头琴,拉弦乐器,流行于蒙古族居住地区;手鼓,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

颁奖典礼教师总结

“今天,选手们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相信通过这次比赛,大家对民歌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传统音乐的五大类中,民歌是最早形成的,她曾哺育过文人、音乐家和职业艺人,今天仍是作曲家不可缺少的养料,希望我们一起来珍惜前辈留下的智慧结晶,让它为我们的现代生活增添更美丽的光彩!今天的比赛到此结束,请选手们依次退场!谢谢,再见!”

[效果反馈]

学生A:“我们很喜欢这样的音乐课,很开心,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还学会了一些和民歌有关的通俗歌曲,当我们组赢了之后,我们好高兴,觉得很有成就感……”

学生B:“以前我从来不看青年歌手大奖赛这样的节目,上了这样的音乐课后,我对这类节目有了兴趣,觉得很有意思,老师你今后能不能在课堂上给我们看一些这样的比赛呢?知识问答部分很有意思……”

学生C:“以前的音乐课太枯燥了,希望以后的音乐课都能这样上……”

由于这节课不在教科书安排之内,我把它称为该单元的第五课。如果将每节课都设计成比赛形式的话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可以考虑在每个单元学完之后,用一节课的时间通过比赛或其他方式进行单元考察和小结。

[经验总结

课堂教学效果:兴趣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引起和维持学生注意的重要因素。在本节课采用模拟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形式教学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实践证明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能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参与状态,这种极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调动了学生对民歌学习的兴趣,感觉各地民歌的特点,陶冶情趣,教学效果良好。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课堂秩序的维护。抢答过程太激烈会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教师可以在设计总分时纳入纪律分,并在比赛过程中给与提醒。

2、问题设计难易程度要合理,避免分数差距拉大,影响队员参与的积极性。比如第二队的问题,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民歌,这是课外的拓展知识。有许多同学并不认识李怀秀、李怀福姐弟,所以在最后笔者又设计了“反败为胜”环节,给分数偏低的团队以机会。

课标中,音乐课的评价方式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依据,应给予充分关注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这节课中,我采用了观察、提问、讨论、表演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评价,也基本解决了教学方法和内容呆板僵化,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等现象,使学生从课堂教学被动的接受者变成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学无止尽,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将继续学习和参加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促使音乐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同时也及时总结一些的优秀的音乐教学经验和方法,更好地指导今后的音乐教学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