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课改专题 > 高中音乐课改 >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南昌二中》

高中音乐欣赏的内容可说是纵横古今几千年,横贯东西几万里,包含了各类民歌、艺术歌曲、群众歌曲、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剧舞剧音乐、民族器乐、管弦乐、室内乐、交响乐和协奏曲等,各个中外历史时期(中国古代、中国近代、西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现代音乐等)的音乐作品,可谓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仿佛艺术百花园中的鲜艳花朵。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作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犹如繁华与绿叶的关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有关的学科综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与学科综合的做法。

一、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让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课时,我制作了包含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歌的投影片,一边讲解乐曲所描写的意境,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还一边让学生欣赏那些景色优美的投影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的衬托,学生就做到了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解。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有不少的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

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垓下歌》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最后两段”项王败阵”与“乌江自刎”中所表现的苍凉、悲哀与明朗欢快交替的情绪,我把《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抄在黑板上,就更容易理解这两个乐段中明朗欢快的情绪是为了表现楚王项羽的最后英姿,以及后人对项羽的较高评价。这两节欣赏课引用了两首古诗,增进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又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小黑板写出来,让一个学生一边朗读《乡愁》,其他学生听《思乡曲》,名曲配名诗,可谓是珠联壁合。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复习了初中时所学的那首著名诗篇。

再如,我在讲中国民歌时,讲到陕北民歌信天游,有不少同学对信天游不太了解。我给同学们演唱了一段信天游----“对面(价)沟里流河水,横山上下来些游击队”格式写成的诗歌。这样,同学们就很快掌握了陕北民歌信天游这种民歌及用信天游格所写的诗歌形式。

二、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等。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美国音乐这节课,我讲了美国的历史:美国是一个年轻移民国家,而且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量的黑奴被卖到美洲,也把黑人音乐带到了美洲,美国于1776年独立后,所以黑人音乐就成了美国音乐的组成部分。又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欧洲、非洲等不同国家的聚集在一起,使美国音乐形成了丰富多采,风格各异的特点。美国音乐在黑人音乐、欧洲音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到20世纪才具备了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

又如,在讲中国民歌时,讲了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也结合各地的地理,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音乐风格便也委婉秀丽;西北地区石山峥嵘,蓝天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

三、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静止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的作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了。

在欣赏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光摄影。然后,让学生看者那美丽的草原风光图片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学生欣赏作品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管弦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东西方音乐融合的交响画面。

四、音乐与政治的综合

音乐作为一种文艺手段,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亿万人民起来保家卫国,《延安颂》号召了多少年轻人投身到革命圣地延安,投身到解放全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中。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音乐作品也为当时的政治服务,也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如著名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经典作品,乐曲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歌颂中华民族的雄伟气概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由于这部作品作于1969年,不免打上了“文革”的政治烙印,在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中加上了《东方红》的曲调,但并不影响这部钢琴协奏曲的价值。在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我向同学们介绍了钢琴家殷承宗在回忆改编、创作《黄河》时的一些文章,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当时的政治背景。

高中音乐作为提高中学生艺术修养的一门课程,对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良好的教育作用。在音乐教学中,综合历史、地理、文学、美术、政治、哲学、美学、戏剧、影视等学科知识,会使我们的课更生动,会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