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法研究 > 幼儿音乐教法 >

幼儿园音乐课程中奥尔夫教学法的运用

作者:程丹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要]:《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总的培养目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的成长,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而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近几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教音乐教育领域中掀起热潮,已被有些教师试用于教学,而且越来越受老师和孩子们的喜爱,在我学习了后,受益匪浅,对幼儿音乐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和运用。它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游戏、舞蹈、肢体语言、乐器、音乐剧等,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孩子们在唱唱跳跳、拍拍奏奏、敲敲打打中愉悦身心、培养其活泼开朗的个性。


  [关键词]:幼儿园    奥尔夫音乐   游戏   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德国着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回归人本”。 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音乐剧)、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只要遵循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和原则,启发诱导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遵循音乐学习的客观规律,音乐课就会极为自然、生动、和谐、轻松和美好,这是多么理想的教学境界!这将使音乐教学深深的吸引幼儿,从而充分发挥音乐教学陶冶幼儿情操、促进全面发展的美育教育功能。


  一、注重音乐活动的素材。


  我国早期教育家冯德全说过:“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身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游戏完全符合儿童的本性,幼儿虽然喜欢音乐,但对音乐的兴趣却是不持久和易转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植于幼儿自己“自然的生长土地上”,符合各年龄阶段自然发展法则。为让孩子们在每次音乐活动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选一些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有模似大自然气息的歌曲,或有趣味性、游戏性质的游戏,和孩子们较感兴趣的打击乐器等,让孩子们热情、主动的参与。我采用的基本是自己本国家的舞蹈、语言、乐器、民谣等本土化教材和借鉴国外一些优秀的音乐素材。如《蝈蝈和蛐蛐》、《大雨与小雨》;音乐游戏《种葫芦》、《碰碰车》;乐器合奏《雪绒花》、《拔根芦柴花》、《木瓜恰恰恰》等。


  二、借助于奥尔夫教学法的运用,善于思考、勤于反思,努力探索新方法、新手段。


  奥尔夫音乐活动是开放式的,它允许任何答案的出现,只要孩子做了就是好的。音乐活动的内容支撑着音乐活动的开展,老师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范围里选取适当的内容,帮助幼儿运用音乐的手段加以表现。在活动中孩子们不需要明确乐理知识,而是通过自己亲自参与,引导幼儿用艺术的手段(唱歌、肢体语言、乐器演奏、表演等)再现,大大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如在歌曲《蝈蝈和蛐蛐》,我从音乐的最基本的元素入手,即运用奥尔夫的基本理论,结合儿歌儿谣,运用了戏剧表演,戴上头饰,让幼儿生动地来扮唱“蝈蝈”、“蛐蛐”、“大公鸡”三个角色,其他的幼儿当说白。完整的利用表演来表现这首歌曲,这样,幼儿在不只不觉中,学会了这首歌曲,感受到了乐曲的诙谐风趣,而且兴趣高涨。再就是根据歌词内容创设意境,如《风儿找妈妈》这首歌曲中,先调动孩子的情绪,想象找不到妈妈的焦急心情,我把这样的一个意境带进孩子们的脑海,纷纷谈论了找不到妈妈时的心情,孩子感受到了忧伤,利用这样的情境再去欣赏和演唱,我记得在唱完歌曲的同时,有几名幼儿投入得哭了,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以后,当孩子们在唱这首歌曲时都对歌曲的情感记忆犹新。


  “音乐必须与律动、舞蹈、乐器、语言结合才能产生意义”,奥尔夫的基本理念中,声势也是幼儿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在教幼儿学习歌曲时有些老师单一地教唱,只是伴有音乐磁带或是钢琴伴奏,这样的教育孩子们学习兴趣不高,而且枯燥无味,有的孩子不愿意唱歌的情况下,在脑海中不会留下很深的印象,自然谈不有很高的兴趣,也就达不到音乐活动的目的。如今在学习歌曲中,给歌曲配上动作,或配上打击乐器,让幼儿用肢体边做动作,边唱歌曲,边打奏乐器,让经验不同的孩子都有事做,这样的一堂音乐课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幼儿有了听、说、拍、演、唱等不同的理解角度,幼儿会更易掌握学习的内容。记得我带过的大班孩子,他们有的孩子从不喜欢上音乐课到非常喜欢上音乐课,一节音乐活动课下来,都觉得意犹未尽,都觉得时间太短,我说:“下课了,我们下次再玩好吗?”他们围着我跳着说:“不,我们还要来”,就连平时不大听见老师要求的闫竟一、格格、张子阳等幼儿都很积极地参与着整节音乐课的活动,提高了孩子们音乐课的兴趣,增强了孩子的节奏感,丰富了孩子们乐理知识。我觉得这是我在音乐教育中做得比较成功的一点。因此,在艺术教育中,把握好活动过程的几个环节,每个环节要生动地、形象地、趣味性强的,使孩子在快乐中、探索中获得乐音乐经验,有效的达到教育的目的。


  幼儿园音乐活动大都以音乐游戏作为音乐课中特殊的环节其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有很大作用的。因此对每节活动结束前的音乐游戏活动设计我也非常重视,一般音乐游戏设计是围绕教学活动的内容的,如在《种葫芦》这节音乐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来感受音的强、弱关系。首先由教师来控制强音和弱音,等幼儿完全掌握强、弱后,让幼儿当指挥自主来控制强音和弱音,孩子们自己做游戏,不但提高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又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配合力,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为我们带来的活泼、欢快的情绪,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不断塑造良好的


  个性品质。


  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气表情和动作都会不自觉地影响幼儿的情绪。如果教师的语气是儿童化、趣味性的;教师的表情是丰富的、多采的;教师的动作是有童趣的、夸张的。那么,幼儿的兴趣会很高涨,幼儿会积极参与。我经常利用团体教学,让孩子有独立表现与合作训练的机会。孩子也经常自游戏、音乐的学习和表演中获得兴趣和内在回馈。另外我注重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教育也是我在音乐活动中做得比较好的,在奥尔夫音乐的教育理念中,我牢记这样一句话:“所有幼儿都富有音乐的潜质”,注重了每个幼儿的不同差异,对他们的要求不同,才会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2006年在第三届幼儿艺术比赛中,我编排的奥尔夫乐器合奏《雪绒花》、《拔根芦柴花》充分体现了全班幼儿参与,注重个别教育,发挥了每位幼儿的潜质,获得了“优秀表演奖”。从排练到演出,孩子们在奥尔夫音乐中找到了自信,形成了一个活泼友爱的 “大家庭”,此次活动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好评和肯定。2006年10月中旬,我设计的大班民间艺术节奏乐《拔根芦柴花》在山东省幼儿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得到了幼教专家的高度评价。从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说即是熟悉的也是很陌生的。奥尔夫明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


  总之,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首要前提,让幼儿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中达到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标,这是我努力的方向,我愿将每一个幼儿带进音乐美好的境界中,遨游于音乐的海洋之中,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给我们的启示》


  《浅谈幼儿园音乐课程中的奥尔夫音乐》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