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公告 > 教学资讯 >

福建:“音为爱,和而美”——这场音乐教学研讨活动很精彩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9-06-28   点击:

  近日,由福建教育学院主办,福建教育学院体艺研修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福建省高中音乐林群名师工作室、福州市小学音乐林琴劳模工作室协办的——福建省“十三五”中学音乐学科培养人选教学主张名师论坛暨福建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研究所音乐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师大附中举行。这场主题为“音为爱,和而美”教学主张的名师论坛吸引了众多音乐教师参加。

  研讨会上都有哪些亮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课:文化韵味十足

  龙岩市长汀县管前中学许丽媛老师:《神州音韵——汀歌润请》。

  许老师带着孩子们学习原汁原味的客家童谣《看牛歌》,还听了由《看牛歌》进行重新填词的山歌《风吹竹叶》,以客家山歌素材创的作歌曲《客家妹子站灶台》则表现了民歌发展的现代形态。许老师通过三首长汀客家山歌让现场师生感受了客家乡音乡情,也了解了民歌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特征。

  福州市长乐区吴航中心小学张少白老师:《欢腾的节日——龙舟鼓韵采莲调》。

  课堂上,张老师先让学生们听福州语歌曲《爬龙舟》,随后结合该曲节奏,和学生们用大鼓加上划桨动作,演绎了“赛龙舟”版情绪的《采莲调》。演奏结束后,张老师又带着学生细细聆听老艺人演唱的《采莲调》原曲,品味其中的老福州韵味。

  福州延安中学张恒老师:《神州音韵——一俏一痴一清音》。

  张老师播放了一段俏丽的花旦做工,让孩子们猜测花旦在演什么,并进行同步翻译,并请一位同学进行模仿表演。随后,张老师对一段丑角表演中福州话特殊声腔、语流音变、特殊韵母等一一做了解释和纠正。结束教学后,她又带孩子们聆听了一段由民歌《茉莉花》演变而来的同名闽剧乐曲。花旦的俏丽,丑角的痴迷,再到清雅的《茉莉花》,这一俏、一痴、一清音,正好呼应了了今天的课题。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池小妍老师:《雅俗相悦品闽韵》

  池老师在课程中讲评了多首闽剧曲目。平讲戏《贻顺哥烛蒂》选段,池老师结合谱例,在学唱中总结出二关曲牌依字行腔、一字对一音的曲调特点;儒林戏《双蝶扇》则更接近昆曲的清雅秀丽;《洞房》则体现了小调曲牌腔多字少、一唱三叹的儒雅之美。

  福建省高中音乐林群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林群做主题为《“音为爱 和而美”教学主张》的讲座。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音乐学系教授宋瑾,浙江省教育厅研究室中小学音乐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杜宏斌老师,和今天开课的四位老师进行教学研讨。

  关于民族音乐,两位专家这样说:

  宋瑾:民歌的教唱方面,不能过于强调谱例中的音准,因为中国民歌是“活唱”,而记谱是“死板”的。老师在教学中带孩子们传承中国民族音乐的同时,也可以大胆与外国音乐相结合,让音乐更多元存在。

  杜宏斌:民歌在传承中不是复古,而是动态发展的观点。林群老师“音为爱 和而美”的教学主张非常棒,爱是音乐的载体,主要内容就是和,这是中国音乐最大的特点,这也是中国文化在音乐中的体现。和就是抓住了中国音乐的核心,以美养善,而善又形成了和与爱。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