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课堂 > 合唱指挥 >

“苏教版”小学合唱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3-11   点击:

  【摘要】:一个合唱团的合唱训练 ,要想唱出的歌声效果好。其中指导训练的老师必须要做到要求每个合唱队员的音色要统一,唱出的声音效果就仿佛像一个人唱出的声音。一个班级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合唱团体。要知道有心的您注重了平时的音色训练这对您今后音乐教学工作以及对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对中高年级的合唱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工作。


  【关键词】:统一、诀窍、均衡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大纲中提到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其中讲到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它的表现要素有: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今天我将要讲到的小学合唱教学,正是大纲所涉及的其中之一。小学合唱教学是九年义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这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是密不可分的。


  当然,合唱教学也是在教学一线老师当中,较难很好完成的这样一项教学内容。为什么这么说呢?正是因为合唱本身针对单旋律而言对各个声部不仅要非常熟悉,而且对各个声部之间音准的把握、对音色的统一等等要求都非常非常地高。面对每周每个班级只有两节音乐课,每学期18周的课时,既要学唱歌曲、欣赏、完成“我的创造”、拓展、采集与分享等等教学内容,合唱教学想要快速、准确的高质量的把它唱好,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面对这样的现状,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合唱的能力,有心的我把平时教和唱过程当中的心得和方法来做了一个初步的总结


  一、           做好低年级合唱基础训练的三个统一


  “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当中,从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们的村庄”第二课时《八只小鹅》这首歌的后半部分开始安排相对简单的二声部合唱。说它相对简单是因为除了较好唱的一声部旋律外,其二声部的音高都是“5”,节奏也都是“×× ××”以及歌词都是一个字“呷”。针对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二声部的学生来说,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那么怎样才能让三年级学生轻松、愉快的学唱二个声部的合唱呢?在这之前的一、二年级我们可以做哪些准备方面的工作呢?我认为可以做好三统一的训练工作:


  1、音色的统一


  一个合唱团的合唱训练 ,要想唱出的歌声效果好。其中指导训练的老师必须要做到要求每个合唱队员的音色要统一,唱出的声音效果就仿佛像一个人唱出的声音。一个班级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合唱团体。要知道有心的您注重了平时的音色训练这对您今后音乐教学工作以及对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对您中高年级的合唱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工作。我是这么做的:在课上前5分钟左右时间,您可以做一做常规的音色统一训练。


  例如:小花猫来了:1    1     1  ― ‖


  喵  喵    喵


  小公鸡叫了:3    3     3  ― ‖


  喔  喔    喔


  小狗饿了:  5    5     5  ― ‖


  旺   旺   旺


  这样长期用生动、形象的动物的叫声来替换死板的音符,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感兴趣。当然动物的叫声还有很多种叫声,有心的老师可以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声音,不停的变化着。长期训练下来还有助于孩子们对音高、音准、节奏有了一个逐步的感官认识。为了能更好的使音色统一起来,教师在常规训练中一定要强调演唱时音量一定要轻轻的去演唱。目的是为了音色的统一;二是为了保护好我们幼嫩的嗓子,对于那些天生“五音不全”的孩子,千万要注意叫他们以听为主,唱为辅。


  2、节奏的统一


  “节奏”从宏观的角度看,是音乐的“进行”,它包括了音乐中各种各样的运动形态,既有轻重缓急,也有松散与紧张;具体说,节奏包括节拍和速度这两个概念,前者是指音乐规律性的强弱交替的运动,即拍点的组合,后者是指这种律动的速度。训练节奏的统一,也是做好合唱练习的准备阶段之一。当然在训练节奏的统一的时候,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涉及到一个概念那就是“节奏型”。例如:二四拍 : ⑴ ×  × ×  ×‖  ⑵ ×  ×××  ××‖


  ⑶×× 0×0× ×‖  ⑷ 0× ××0×   ×‖等等


  三四拍 : ⑴××× ×××  ××  ××‖


  ⑵× 0× 0× ×  0×  0×‖


  ⑶0× ×× 0×0× ×× 0× ‖


  ⑷× ×× ×× ××   ×  ‖等等


  除了以上列举的还有四四拍、三八拍、六八拍等等拍号的“节奏型”非常多,千变万化,我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节奏的训练的方法有心的老师可以结合当天要学习的歌曲,认真分析歌曲结构,挑选出这首歌曲当中最具典型的节奏型单独提炼出来和学生一起分享。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小小雨点》这首歌,是一个二四拍的歌曲。


  旋律是:  5 5  3 1 5 5  3 1 2 2   2 3 4 ― 2 2  7 52   7 5


  小小雨点 小小雨点  沙沙 沙沙  沙,   落在 花园里,花儿


  1 1  1 2 3 ― 5 5  3 1 5 5  3 1 2 2  2 3 4―


  乐得 张嘴  巴,  小小 雨点  小小雨点 沙沙 沙沙 沙,


  2 2  7 5 2   7 5 1 1  3 3 1  ― ‖


  落在 花园  里,花儿  乐得 张嘴  巴。


  其中较典型的节奏有三个:①××  ××  ××  ××‖


  ②××  ××  ×    ―  ‖


  ③××  ××  ×   ×× ‖


  老师通过让学生听赏之后,自己找出相同的节奏,用拍手的方式进行练习。还可以用身体的其它部位,如脚、弹舍、捏指、脚手并用等等。使学生正确的、有兴趣的掌握好“节奏型”,从而能更好唱会歌曲做好坚实的基础。


  3、音高的统一


  在“乐音”体系当中,基本音级有七个级别“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 钢琴88个键的音域分别从A2―c5七组基本音级。低年级儿童演唱的音域基本上在小字组到小字二组之间。歌曲当中用到最多的是小字一组的音高分别是“1、2、3、4、5、6、7、”训练方法有多种:a、基本音阶练习例如:二四拍12 34 56 71 17 65 43 21‖这首音阶练习对孩子们的音高有了一个感观的认识,老师可以边让学生唱边加上身体语言,双手从低到高,依次几个来回。b、正三和弦的分解和弦例如四四拍I 级分解和弦1―3―5―1―5―3―1―― ―‖Ⅳ级1―4―6―1―6―4―1― ― ―‖Ⅴ级7―2―5―7―5―2―7― ― ―‖刚开始可以用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进行训练,还可以用“lu 、lv 、la ”分别演唱。C、旋律“音高”的练习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找春天”第一课时“请你唱个歌吧”三四拍歌曲:34 5 134 5 134 51 765― ―‖歌词是:小杜鹃,小杜鹃,我们请你唱个歌。老师可以用自己的小食指画一画旋律线,带领学生们一起玩这个游戏。这样一来,让学生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视觉图谱。当唱到“我们请你唱个歌”手指跟着也变高,手指低了唱也就低了。


  二、           中、高年级学唱合唱的几点小诀窍


  三、四年级合唱歌曲教材主要安排了两个声部的合唱。从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村庄”第二课时“八只小鹅”开始加入“相同旋律、相同节奏型的二声部。学生刚刚才开始接触二声部的合唱,所以加入的第二个声部不能太难,比较单一。步入四年级音乐教材合唱歌曲较为多样了,平均每两个单元安排了一首二声部的合唱。例如:上册第三单元印度尼西亚民歌《恰利利恰利》、第四单元《红蜻蜓》、第六单元美国童谣《小事情》、《让我们荡起双浆》、第七单元一首奥地利民歌《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日本的《愉快的梦》》、第八单元《堆雪人》;下册第三单元日本民歌《绿叶》、第五单元德国民歌《飞吧,飞吧》、《翅膀》、第六单元《包粽子》、第八单元《热爱地球妈妈》归纳出以上合唱歌曲之后,我发现声部与声部之间有一定的规律,我把它大致分成三类:第一类:二声部的音高、节奏、基本相同归类成一类,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合唱的”幼儿时期“;例如:《八只小鹅》、《恰利利恰利》;第二类:二声部的旋律与一声部的旋律构成三度关系把它叫做合唱的”少年时期“。例如:《小事情》、《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等等。第三类,当然就是形态较为复杂,综合了各种元素,错综复杂,我把它称为”青春叛逆期“。针对以上三大类,我来谈一谈教唱过程中的几点小诀窍:


  诀窍(一)听


  一般情况下,二声部旋律的音高要比一声部的音高来的低一些。我们的学生长期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思维形成了一个定势。主旋律的声部一听就能听出来并且很快就会唱了。突然加入了另外一个旋律,就会听不出来了或者很模糊,所以我认为唱好的第一步就是用耳朵来”听“。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听觉艺术,它是区别与其他艺术形态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听觉艺术是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听一听。用耳朵找一找,你听到了几种声音。刚开始学生不会听,老师你要引导,用形象、生动的例子。打个比方”老师说:注意听录音机唱的旋律当中,其中有一段旋律,突然有一个像似老牛哼的声音,声音很低层,你来用心听一听。“目的让学生学会听出二声部的旋律。一、二两遍听不清,老师还可以单独把合唱部分拎出来。老师用钢琴弹一声部,嘴里哼着二声部,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会高一些,目的让学生辨别出一、二声部各个旋律。这样以来,同学们有了一个初步的听觉认知。


  诀窍(二)唱


  这里我所讲的唱,并不是马上就把二个声部合起来唱,而是分声部唱,分小组、分声部逐个训练,唱也有个先后顺序。


  第一步:先学唱二声部


  有人会有疑问,按常理都是先把主旋律唱会,然后再唱二声部。因为我觉得,人的习惯都是由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最先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往往二声部比一声部难唱些,所以来一个先入为主。


  第二步:学唱主旋律


  学唱主旋律学生们只要花上几分钟,就能唱熟,这时候老师不要觉得没事可做了,回头再来温习一个刚刚唱的二声部。这时会有人唱着唱着就跑到主旋律,你马上用钢琴把他带回来。


  第三步:分小组、分声部唱


  这一步是关键性的一步,直接决定后面能不能和的起来。教学6年的我总结了一个教学过程。例如歌曲《绿叶》三四拍后半部分二声部:


  66 6― 55 5― 44 3 2 5― 21― ―1 0 0 ‖


  44 4― 33 3― 22 1 2  5― 71― ―1 0 0 ‖


  首先:让学生判断一下,这是属哪一类合唱,判断出是”少年时期“之后接着分甲组(1、2组)、乙组(3、4组),分别都要学会两个声部的旋律,但是先学第二声部的旋律,然后由老师分别和甲、乙组配合着唱一、二声部。例如:一声部由老师唱、二声部甲组唱,乙组同学听和声效果并且重点听一听老师唱的声部。然后乙组唱一声部,老师唱二声部,甲组同学用同样的方法来听。最后由甲组乙组和起来练习一下,这样的过程循环下来,学生自己和起来的效果会更清晰、明确、音准更好。


  三、           注意合唱教学当中的均衡


  合唱是一种集体人声的演唱形式。各个声部之间不仅要唱好各自声部的音准、音色、音量;同时还应注意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指在集体演唱时,声部之间是否和谐、统一、均衡。


  1、音色的和谐


  合唱作品是要通过人声来表达出作品的内涵,揭示其意义。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对情绪的把握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合唱队员必须具备产生出各种情绪的音色能力来为作品服务。例如活泼、欢快的歌曲《八只小鹅》在熟唱之后,老师要求学生用欢快、明亮、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这样更能表现出”鹅“这个动物的形态。像《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这首歌对学生来说应该用一种飘飘的、安静的、空旷的声音来演唱更容易贴近主题。


  2、音量的统一


  为了追求整体艺术的均衡,各声部的音量比例稍有差异,一般说高声部强些、低声部弱些:旋律声部强些,和声声部弱些。这些各声部间音量的差异,都是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而进行的。


  3、声部上的均衡


  声部统一是合唱整体均衡的基础。它要求声部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要减少个性,多求共性,都必须要在发声的方法、感觉上相近,才能确保声部整体的色彩统一。


  一个合唱歌曲要想唱好,正确反映出合唱作品的内涵仅仅靠以上讲到的几点还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如何能产生出各种音响效果的能力进行锻炼。不断发展自己的听觉和内在感觉,使之敏捷,这样才有可能产生出满意、均衡的音响而为合唱作品的艺术再现创造有利的条件。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