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戏曲曲艺 > 傣剧 >

傣剧如何产生的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31   点击:

傣剧最初产生于盈江,流行于德宏州和保山地区部分傣族聚居区,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若追溯其源流,不能不联系到"喊班涛"、"冒少对唱"、"少散朗"、"布腾拉"和"十二马"。歌手们把眼前事物和生活中的感受编成唱词,即兴演唱,唱出来的调子就是"喊班涛"。用山歌找对象,是傣族地区一种习俗,青年男女们在试探对方、倾听爱慕时一唱一答,便产生了"冒少对唱"。以后,艺人们改变腔调,加上动作,发展成表现人物的"布腾拉"。"布腾拉"已有说有唱,有歌有舞,还有纸糊人跳的道具--牛,表现爷爷和孙子犁田,奶奶送饭,三人对唱。

后来,艺人们又创造出一种诗、歌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十二马"。"十二马"可以说是傣戏产生的基础。如《牙圣西》、《高罕》等,虽然还幼稚、粗糙,但可以说是傣戏的雏形。大约1880年,盈江土司刀盈廷将汉族的京剧川剧滇剧剧本叫傣族知识分子翻译成傣语,搬上舞台。1910年左右,刀盈廷的儿子刀安仁从日本留学回乡,组建了第一个傣剧专业剧团。他一方面派人到腾冲、昆明去学滇戏一方面还请滇戏艺术家到盈江教戏。故傣剧受到汉族剧种的很大影响,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改变和提高。这时傣剧有了汉戏的锣、鼓、钹等乐器,男角多穿汉族古戏装,女角保持傣女装,唱腔则仍保持着傣族音乐的特点。傣剧的演出,也从田间、广场,走向舞台。傣剧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由盏西、干崖一带传播开去。后来逐渐流行于德宏州的盈江、潞西、瑞丽、梁河、陇川及保山地区的保山、腾冲、龙陵等县的傣族聚居区。

傣剧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60年傣族艺人用新的艺术眼光改革傣剧, 重新创作剧目,建立导演制,舞台表演更加规范、唱腔更加丰富,成功地演出了《娥并与桑洛》。1980年傣剧恢复演出时,重在纠正傣剧演出中的汉族戏曲化的倾向(如完全套用滇剧的锣 鼓和戏装)、注重突出傣剧的民族特色,使傣剧成为傣族节日集会中的一朵鲜艳瑰丽的民族 之花。1987年傣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到缅甸演出。每场演出中,观众过万人,盛况空前。1992年第一批傣剧学员到北京戏校学习,目前这批毕业的演员已成为傣剧艺术的接班人。 他们根据《盗仙草》改编演出了《热西姆洛》,使原本只有歌、舞形式的傣剧又增加了打斗场面。在汉族传统戏曲演出不景气的情况下,傣剧在德宏的演出却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受到傣族人民的欢迎。

上一篇:傣剧介绍 下一篇:傣剧的诞生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