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法研究 > 初中音乐教法 >

探索初中音乐教学新境界(上)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鹿泉教研网》

一.背景

当今社会,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作为以视听为主的音乐教育面临巨大的变革。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成立了全国计算机音乐教学联合会,每年还推出一本音乐教学软件目录。然而受技术条件的限制,那时的影响并不大。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midi技术的出现和电脑操作系统的改进,电脑在音乐教育中才得以广泛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midi技术在我国音乐制作方面发展迅猛,但电脑用于音乐教学却发展缓慢。各地区中小学对电脑技术应用于音乐教育中的认识、重视、实践远远不够,这种现状严重地制约着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与进步,长此以往,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将会严重滞后。大力推广电脑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是形式所迫、大势所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一直在有限的条件下尝试让电脑这种人类文明的精华融入日常教学。经过三年实践,电脑已成为我在教育教学中的得力帮手。

本课题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的,它基于这样一个信念:音乐在人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都具有音乐创作方面的潜能,音乐教学应注重学生这方面潜能的挖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创作中获得审美体验。借助电脑音乐系统这一平台辅助初中音乐教学,让学生在参与音乐创作的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从而实现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的有益探索。这一探索无论对于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改革还是顺应社会科技发展潮流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传统音乐教学的需要

音乐实践活动包括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等三个基本环节。作为完整的音乐教育,必须内在地包含这三方面内容,缺一不可。比如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一直倡导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的教学,通过歌、舞、乐综合教学给学生创作获得全面、丰富、综合的音乐审美体验的机会。引导儿童进行创作,在不断创新过程中使儿童以最自然、最原始的方式进入音乐世界的一切领域,使他们从中获得更多的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共同交流的欢愉。但是我国普通学校音乐学习中很长时间以唱歌为主要途径,此后虽逐渐增加了音乐欣赏和器乐,但关注音乐创作学习的历史并不长,特别是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这三方面的比重是不均衡的,课程内容大多以欣赏为主,作为其基本环节的音乐创作教学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有的音乐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1.音乐教师应对教改的能力不足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当前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对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音乐教学相对单一的欣赏课,使得音乐教师在新的时期里还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不是想方设法地更新自己,提高自己。因此,音乐教师应对教改的能力普遍不足,这已经成为制约音乐教育改革的瓶颈。比如说,在现阶段的音乐教育中,能够尝试运用电脑音乐系统进行辅助音乐教学的教师还不是很多。因为电脑音乐系统对教师的电脑知识、音乐专业制作软件使用、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要求较高,而大部分教师显然在这些方面准备不足。

2.音乐教学目标较为单一

关于音乐教学目标单一问题已在文中多处提到,目前高中音乐教学以单一的欣赏课为主,即使在欣赏课上,也往往是侧重教给学生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强调认知目标,忽视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潜能、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审美愉悦等情感、创造方面的目标培养。对照前面《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中的音乐教育目标,不难发现,现阶段能够得以实施的音乐教育目标是较为单一的。

3.音乐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现阶段的音乐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往往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生的需求。比如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音乐教学将越来越多地受到技术的影响。学生迫切需要在音乐教学中学习与技术息息相关的音乐。但这些往往不能在教学内容中很及时地反映出来。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教授学生不喜欢学习的内容,致使学习效果不佳。

4.音乐教学方法过于单调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式是单一刻板的。其基本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逸事----分段介绍作品并讲解曲式结构----完整欣赏作品。中间偶尔有学生的参与,也不过就是根据教师的要求提前找寻了一些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或是回答一些诸如“听了这段音乐之后,你看(感受)到了什么?”之类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对音乐意义的主动建构、被教师“牵”着走,教学变成了“填鸭式”;二是教学脱离音乐,成为一节作文片段练习课----因为学生要根据教师提供的背景资料,挖空心思地写出一段似乎跟音乐有关的文字,来说明自己理解了这段音乐。

5.音乐教学评估不够全面

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评估手段也十分单一,教师不可能用多方位的教学手段真正地校验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唯一作为衡量标准的考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变了质,在考试中学生忙于应付的是死记硬背音乐家的生平以及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作为其主体的音乐素养反而不能得到有效的全面的评估。

6.学生缺乏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审美需求,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教学目标单一、内容陈旧、方法单调、评估片面等,这样,教师不但完成不好教学任务,对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也起不到任何的促进作用,同时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有人戏称“100%的学生喜欢音乐,99%的学生讨厌音乐课”,事实上正是教师不注意将学生的发展实际与音乐教学相结合,忽视学生音乐学习需要的结果。这些应该引起我们音乐教师的重视,迫切需要调整教学模式来改变这样的状况。

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欣赏为主,忽视了音乐创作的作用。事实上,音乐活动从创作到表演、欣赏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活动----作曲是创作、表演是创作、欣赏的想象也是创作。许多音乐教育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音乐对于发掘和培养人的创造思维有特殊意义,从而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倡导音乐创作教学。近一二十年,音乐创作的学习,在美国、英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也都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关注,纳入了学校音乐课程。如果把音乐创作作为一种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活动,那么学生人人都具有音乐创作的潜能。中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学习,可能绝少出现“天才的作曲家”,但是在学生为抒己之情、达己之意进行即兴创作与作曲的学习过程之中同样可以闪耀出创造的火花。日本学者青柳善吾在《现代音乐教育诸问题》中说:“‘自由作曲’即使技巧很差,仍然是孩子们自己的创造,在这一点上跟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作品没有丝毫的区别。”他们的作品同样是艺术品,他们从中可以获得教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造的灵感、信心、志趣、能力从这里起步,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洪流从这里汇合。这些都给我们的探索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启迪。

(二)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促进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当今素质教育开展的最终目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教育理论工作者一直都在进行着深入的探讨。但在这个问题上,也多少出现了过分注重学生理智发展而忽视学生情感发展的倾向,这显然是片面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中应该包含着理性与感性协调发展的内容。因为,学生的发展是多向而非单向的,理智成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成长也是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片面的开发、培养只会使人的心灵丧失原始的平衡,心灵就会走向荒芜。因此,学生在受到最好的科学教育的同时,也要受到最好的艺术教育。《零点项目》的创始人哲学家尼尔森.古德曼教授也认为: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是同等重要的一种认知方式。音乐素养作为艺术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日益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该院《零点项目》研究所所长霍华德.加德纳所著的《多元智能》一书中,重新分析和归纳了人类所具有的智能并将音乐智能列为其中之一。多元智能理论对音乐作为人类智慧的一种存在形式的确认,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它能够论证古希腊或孔子以来人类对音乐学习的执着追求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人们对音乐在人的整体智慧的建构、发展和教育方式上的全新视角。音乐教育是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和途径。音乐作为学生表达兴趣、愉快、希望、需求、情感的方式,应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

为了使音乐的功能得到更好地体现,我们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在音乐课上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还包括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潜能、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审美愉悦等。在《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中对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的要求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1)关注每一个学生在音乐素质方面的全面的发展;(2)提高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3)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4)提高生活质量,对生活充满积极乐观的态度;(5)通过音乐教育,发展学生可塑造的各种能力及潜能。但在现有的音乐教学目标中,重视知识教授和记忆的偏多,着眼于知识运用、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的比重很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发展。重新审视当前的音乐教育的要求将会对现行的音乐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然,对于学校教育而言,音乐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其自身得以发挥,而且还体现在它作为学习其它各门课程的激励因素和工具,对提高教育质量能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方面。在本实验课题中主要是依托电脑音乐系统这一平台凸现了音乐创造教学,使学生在这方面潜能获得发展的同时,带动其它知识、技能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提高,并尽力为其它学科的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