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戏曲曲艺 > 莆仙戏 >

莆仙戏的发展现状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31   点击:

莆仙戏剧种与唐百戏有渊源,形成于两宋交替时期,有900多年的发展史,被戏曲史家公认为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宋元南戏的遗响,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

据调查,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舞台手抄本有8000多册,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剧种。而其中与宋元南戏有关的剧目就有58个,约占目前已知的宋元南戏剧目244个的近四分之一。此外,莆仙戏还拥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1000多个音乐曲牌和300多种锣鼓经,这也是其他剧种所不及的。

一些杰出剧目曾轰动剧坛,从1959年莆仙戏剧代表队进京为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之后,包括民间剧团在内曾8度进京演出,不少剧目和演员先后获得全国性大奖,誉满京华。这些优秀剧目中,改编传统剧目有:《团圆之后》、《叶李娘》、《三打王瑛》、《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改编历史剧目有:《乾佑山天书》、《新亭泪》、《秋风辞》、《晋宫寒月》等;创作现代戏剧目有:《鸭子丑小传》等。莆仙戏名旦王少媛荣获中国第十七届戏曲“梅花奖”。莆仙戏改编传统剧《江上行》荣获中国第六届“映山红”戏剧节9个一等奖,并正在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奖角逐。

这不仅因为莆仙戏比梨园戏早近百年、比昆曲早300多年的古老性,而且因为莆仙戏文化流传近千年来从未中断过。莆仙戏的文化资源是可以共享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可以从《团圆之后》等一大批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性强的各类剧目中,可以从莆仙戏行当的传统科介以及旦角“蹀步”、净角模仿傀儡的“三下提”等的表演程式中,可以从“八声甘州”、“渔家傲”等能够为中国古代音乐史提供活的研究资料的现存的莆仙戏宋元词曲中得到印证。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莆仙戏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乏人,传统的表演艺术濒临失传,脸谱、服饰和音乐声腔正在被外来剧种和其他艺术形态同化,艺术的独特性正在削弱。莆仙戏这一古老的剧种正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扶持和保护。莆仙戏的着名剧作家有陈仁鉴、柯如宽、江幼宋等,着名演员有黄文狄、林栋志等。

上一篇:莆仙戏戏曲描述 下一篇:莆仙戏介绍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