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音乐管理论文 >

中华“音乐胎教”古今说

作者:齐从容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文:齐从容  配图编辑:洪啸

    华夏中国,历来被称之为"礼乐之邦"。历朝历代的多数统治者均把音乐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相传在我国远古的西周时期,文王的母亲就十分地钟爱音乐。她之所以能够生育出形容端正、才德过人的周文王,就是由于她在怀胎孕育文王时,就在生活起居、修身养性等方面都建立了良好的习惯。同时她还坚持每天早晚约请宫廷乐师为她专门奏乐、唱诗,有时她兴之所至还亲口唱吟并手舞足蹈之。以致在她生育文王时,心境绝然沈浸在欢欣喜悦和温馨慈爱之中。当文王诞生时,就十分聪慧灵敏、天真可爱。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十分崇尚和运用音乐达到"胎教效应"了,并借此促进胎儿发育和健康壮大。
    人类平常的脑波是14~30赫兹(即一秒钟内振动14~30次),一般称为β波;而幼儿或大人冥想时的脑波较弱,约在8~13赫兹之间,称为α波;白天打盹或夜里刚睡(浅眠)时,为4~7赫兹的低周波这是θ波;熟睡后是0.5~3.5赫兹的δ波。腹中胎儿的脑波7.5赫兹,而7.5赫兹的波动与宇宙动能的波动相同。也就是说,大人们拼命努力想去创造的状态,却是胎儿本来就拥有的状态。因此,胎儿是宇宙动能的结晶,是宇宙识的本体。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