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戏曲曲艺 > 婺剧 >

婺剧徽戏与京剧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31   点击:

1959年春,安徽省徽剧团上北京演出《水淹七军》等戏,受到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赞扬,同时他指出:“京剧的前身是徽戏。京剧要寻自己的祖宗,看来还要到婺剧徽戏中去找。”不久,安徽省文化局就到浙江聘请了婺剧徽班的胡耀章(老生)、胡耀昆(四花)、胡成金(武旦)、方永林(大花)、王阿饭(花旦)、管光荣(老外)、姜成福(正吹)、方涌清(鼓板)、应韩松(大锣)等9位老艺人去安徽省徽剧团任教。

婺剧老生胡耀章,永康人,1920年生,13岁入永康古山所办的超然舞台,学过小花、四花。出科后曾到新亚、永康、宏广、缙东、浙东等永康徽班,1945年后搭入金华新新、方鸿福、胡鸿福等班演老生,1949年后又到钱春福、徐乐、浙江婺剧实验剧团、金华县婺剧团。他专攻老生,对婺剧其他行当也了如指掌,应付自如。他的拿手戏有《祭风台》、《龙凤阁》、《宫门挂带》等。

1983年秋,胡耀章和他弟弟胡耀昆对笔者说:“1959年7月,我们兄弟俩和其他婺剧团的7位艺人,受聘帮助新成立的安徽徽剧团恢复‘七十二本徽戏’,真可说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些主要剧目立了起来,有《三亭四阁》,即《万寿亭》、《荣乐亭》、《感恩亭》、《龙凤阁》、《沉香阁》、《九龙阁》、《回龙阁》……安徽省文化局领导和安徽徽剧团全体人员对我们金华去的9位艺人表示衷心感谢。”这说明了安徽徽戏和婺剧徽戏之间有着血缘和亲缘关系。 婺剧徽戏来源于安徽徽戏,同宗共祖,一脉相承。安徽徽戏,在明末清初形成于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以及安庆、石牌一带。乾隆年间(1736~1795),徽戏流入江苏、江西。到了乾隆末年,徽戏已日臻兴盛,出现了一批颇具规模的班社。婺剧的徽戏也就在这个时期出现。

清代,徽州商人四出经商,有“无徽不成市”、“商路就是戏路”之说。他们到金华、衢州一带做生意,主要由水路而来,从安徽屯溪沿新安江而下,途经淳安、茶园、建德,再到兰溪、金华、龙游、衢州、江山等地。安徽徽班就随徽商的经商活动而传入。据考,另有部分安徽徽班是从江西婺源经开化马金溪到常山港,然后到衢州、龙游、金华一带。还有部分安徽徽班是从江西玉山、广丰等地到江山,经江山港到衢州、龙游、金华一带。以上这三条路线都是当时进入金华、衢州一带的必经之路,徽戏也是循此路线传入的。

徽戏一经传入金华、衢州一带,就深受农民的欢迎喜爱,它比高腔、昆腔易懂好学,雅俗共赏,因此渐渐和乱弹、滩簧等剧种一样,以绝对的优势压倒高腔、昆腔班,迫使高腔、昆腔与之合班,甚至改唱徽戏。金华农民叫徽戏为“金华戏”,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幕降临,他们在庭院晒场上拉起科胡(小胡琴),吹起横风(笛子),打起鼓板,引吭高唱“西皮”、“二簧”等曲调。婺剧的“二簧”比京剧古老豪放,有“老二簧”、“二簧”、“小二簧”、“反二簧”四种。婺剧的“西皮”也比京剧古朴洒脱,有“西皮”、“反西皮”、 “花西皮”三种,金华戏保持着原滋原味的徽戏风格。

俗话说:“锣鼓响,脚底痒,唱起金华戏,心里喜洋洋!”他们还自己组织坐唱班(又名“十锦班”)、业余戏班(又名“太子班”),演出充满泥土气息的金华戏,他们扮演的皇帝,如徽戏《百寿图》中的唐代宗,就像农村中息事宁人、和和气气的“长老”;他们扮演的将领,如徽戏《九锡宫》中的程咬金,就像农村中爱打抱不平,风趣幽默的侠义之人。婺剧徽戏既保持了安徽徽戏的原貌,还在此基础上增添了“金华特色”。

安徽徽戏由于京剧的兴盛和倒流以及黄梅戏的不断发展,到了20世纪40年代已奄奄一息。而婺剧徽戏,由于广大民众的喜爱,加上交通不便,未受京剧倒流的影响,因此仍然保持着徽戏的本色,直到解放后,所有的专业婺剧团还都会唱徽戏。

京剧婺剧徽戏也有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京剧《打渔杀家》的前身,就是婺剧徽戏中的《过江杀相》;京剧《借东风》源于徽戏《祭风台》;京剧《二进宫》即出于徽戏《龙凤阁》;其他如京剧的《伐子都》、《水淹七军》,就是徽戏的《火烧子都》、《水擒庞德》。京剧的许多脸谱、服饰、道具等也受到婺剧徽戏的影响。

中国戏曲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上述一番话,精辟地点出了婺剧徽戏在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金华戏”应该和“金华火腿”一样闻名,金华的有识之士应该为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一笔丰厚的“非物质遗存”――婺剧徽戏(金华戏)而感到无比的骄傲,更应该为婺剧徽戏(金华戏)的振兴和发展,群策群力,薪火相传,贡献自己的力量。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