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吐字技术对歌唱音色的影响
歌唱既是嗓音音乐声响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在嗓音歌唱技术方面,歌唱咬字吐字技术同样是其技术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歌唱音响在信息内涵上始终 包含着乐音声响和语言声响这样两种声响信息,因此伴随着歌唱艺术表达始终的语音信号也就一直在影响和制约着嗓音歌唱音乐声响的发声质量,影响和制约着歌唱的音色。
从语音学的角度看,歌唱语言的语音表达采用了“说子音,唱母音”的方式。“说子音”的意思是强调在歌唱语言的子音表达上应采用与说话相同的方式。而“唱母 音”则是指母音发声应采用歌唱的方式。由于子音是借助声门以上的气息以阻塞、摩擦方式通过吐字器官所产生的声音来构成语音声响的,因此子音属于噪音范畴, 故不能构成语音歌唱的音响主体。与子音不同,母音必须依赖声带发声所产生的规则振动,故母音毫无例外地具有音高属性,因此它属于乐音范畴,并当然地成为歌 唱乐音声响的主体构成材料。正是由于嗓音歌唱发声的音响主体是由母音构成,所以真正能起到影响和制约嗓音歌唱音色作用的语音因素只能是母音。
母音歌唱发声吐字技术主要是依靠口腔部位吐字器官的读字动作来完成的。吐字器官(同时也是共鸣器官)主要由口唇、颊、齿、腭、咽峡和舌等组成。在吐字过程 中,口的开合幅度的大小,唇的圆扁,颊的靠近与张开,牙齿距离的远近,上、下腭的开合,硬、软腭的抬起与放下,咽的形态调节,舌的前后高低位置变化等,都 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改变口腔共鸣器形态结构,形成各个元音音色的不同功能作用的重要任务。而母音吐字技术对歌唱音色的影响则与口腔共鸣器内部的形状、结 构、容积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这些变化不仅是构成不同母音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对同一母音进行音色调节的必要手段。比方说,当同一母音吐字的口唇动作发生圆 扁变化时,其音色便会相应产生对应的圆扁变化。又如,在吐发某一特定母音时,倘若咽峡相对靠拢、软腭抬高、内口腔张大,该母音便会明显变暗、掩盖、靠后; 反之,则音色明亮、开放、靠前。再如,双颊相向收拢、软腭抬起、舌面呈铲形平放、咽肌直立并伴之以喉器降低等,可以使元音变得丰满、圆满、竖立。总之,在 确保母音基本形态的基础上,通过吐字器官的积极调配,完全可以获得能适应各种流派唱法艺术风格效果需要的不同元音歌唱的嗓音色彩。
必须强调的是,在不同语种的语音发声中,不论是元音种类的构成,亦或是元音的具体发声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之民族语音发声习惯的诸多差别,不仅导致语 言发声,更导致歌唱语音发声的种种不同,因此我们还应当注意将歌唱吐字技术方法与流派艺术的审美习惯相结合,从而以正确的途径和合理的方法找寻母音发声技 术与歌唱音色的契合点,真正发挥吐字技术对嗓音歌唱音色的制衡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