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材分析 > 小学音乐教材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二年级上册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8   点击:

摘自:《人教社》

教材内容概述

二年级上册教材音乐教学内容共分六个单元,音乐作品总计29首,其中歌曲11首,欣赏曲13首,歌表演3首,音乐活动2首。新作品17首,传统作品13首,新作品占总数的60%。器乐是认识堂鼓、小钹和木鱼。知识点是音的高低、旋律线,认识音阶唱名。教学形式有唱歌、欣赏、歌表演、器乐和音乐活动。

第一单元 妈妈、老师

这一单元的教学时间是在教师节前后。通过学唱歌颂老师、妈妈的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启发学生讲述老师和妈妈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优美的歌曲来表达这种情感。

在学唱歌曲时,要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旋律美,注意连音和断音的唱法,选用适当的速度、力度演唱,讨论用怎样的音色来表现歌曲的优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音的高低的认识要从感性认识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并用这些声音编织一定的情节,通过音乐活动增加对音的高低的感受。

1.唱歌《鲜花爱雨露》

歌曲把鲜花比喻成学生,雨露比喻为老师,通过鲜花爱雨露表达学生爱老师的美好情感。建议在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演唱时要注意断音与连音的唱法,并注意四小节一换气,气息平稳,使歌声流畅、优美。

2.欣赏《我爱米兰》

歌曲《我爱米兰》是把米兰比喻成老师,默默地为教育学生做贡献。在欣赏时可启发学生联想还可以用什么来比喻老师的奉献精神。如蜡烛、妈妈、阳光、雨露、园丁等。可分小组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唱歌、朗诵、绘画、演奏等)表达对老师的热爱情感。

3.活动音的高低

传统的“音的高低”的教法是从乐音的高低开始,让学生分辨两个高低不同的音。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首先从感受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入手,并进行模仿、创造,这是第一册探索声音的继续。还可以通过用声音讲一个故事,在实践中运用高低不同的声音,这是和传统教法最大的区别。

4.唱歌《小乌鸦爱妈妈》

这是一首带有叙事性的歌曲,通过小乌鸦找来虫子,喂已经年纪大了的妈妈的情节,表现小乌鸦爱妈妈的情感。课前可启发学生在家里为妈妈做一件好事,课堂上进行交流,把学生爱妈妈的情感融进歌声中。学会歌曲后,也可以表演一个小小音乐剧。

第一场: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小黄鹂和喜鹊飞来飞去,正高兴地玩着,这时,飞来一只小乌鸦。他们说:小乌鸦,我们一起玩吧。小乌鸦说:不行,我妈妈年纪大了,我要捉虫子给她吃。黄鹂和喜鹊说:我们和你一起去吧(唱第一段)。

第二场:在美丽的小河旁,画眉和布谷鸟正在高兴地玩着,看见小乌鸦们飞过来就说:我们一起玩吧。小乌鸦说:不行,我妈妈年纪大了,我要捉虫子给她吃。画眉和布谷鸟说:我们也和你们一起去吧(唱第一段)。

第三场:在乌鸦妈妈的屋里,乌鸦妈妈正躺在床上。小乌鸦们飞到门前敲门。乌鸦妈妈听到敲门声,起来开门。小乌鸦把大家捉到的虫子放到盘中,端到妈妈的面前(唱第二段)。

第四场:小乌鸦在喂妈妈。小黄鹂们在一旁朗诵:多懂事的小乌鸦,多可爱的小乌鸦,飞来飞去不忘记呀,妈妈把他养育大(唱第三段)。

小小音乐剧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合作能力和音乐表演才能。简单的可以在一节课中进行,复杂的可以用几节课完成,伸缩性很大。它丰富了单一唱歌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很有效的形式。

5.欣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这首歌曲可以同《小乌鸦爱妈妈》一起上,通过欣赏歌曲进一步加深爱妈妈的情感。

第二单元 我原住在童话里

本单元用音乐“讲”了几个学生非常喜爱的童话故事,通过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童话故事只是个桥梁,重点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音乐是怎样表现这些童话故事的。本单元首次出现旋律线,让学生从旋律的高低起伏中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和不同的表现。

1.唱歌《小红帽》

这是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童话故事,有欢快、有安静,当用音乐来表现时,由于旋律的运用使歌曲有了不同的情绪。全曲的音乐素材简练,基本上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应结合歌词让学生体会上行和下行的旋律带来的情绪变化。这首歌曲使用了1―i的完整音阶,要通过歌曲认识和了解七个唱名。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拓展教材内容,把《小红帽》编成小音乐剧。

2.欣赏《龟兔赛跑》

欣赏《龟兔赛跑》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传统的方法一般是沿着故事的线索聆听音乐,或是通过辨别黑管和大管不同音色了解两个角色。根据创造性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尝试从整个音乐中提炼出四段音乐:树林的早晨、骄傲的兔子、勤恳的乌龟、欢庆胜利。学生熟悉音乐之后,为教师的故事配音乐,或是听音乐让学生编故事。在创编过程中,教师不要以《龟兔赛跑》的原形来衡量学生的创编,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编出与别人不同的结果。

3.活动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

这课是为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有了第二课的实践,这一课就有了基础。故事的情节既可以参照教师用书,也可以由学生按图创编。选配的音乐可参考:《口哨与小狗》《天鹅》《快乐的小舞曲》《彼德与狼》《龟兔赛跑》等,要鼓励学生寻找各种音乐片段为故事配乐。

4.唱歌《大鹿》

《大鹿》同《小红帽》虽然都是具有童话色彩的优秀歌曲,但音乐形象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欢快,一个紧张。应引导学生探讨音乐是怎样表现紧张情绪的(速度、节奏的作用),并通过歌声表现这种情绪。表演歌曲可选择其中一首即可。

5.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

歌曲中包括以下几个童话故事:《白雪公主》《海的女儿》《桃太郎》《稻草人》《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漫游仙境》。通过童话故事感受真、善、美的情感世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换童话故事名演唱,了解更多的童话故事。(听歌曲)

第三单元 月儿弯弯

本单元是一组以月亮和星星为主题的音乐作品,通过感受和体验音乐,激发学生探索宇宙、星空奥秘和大自然的兴趣。在这一单元首次出现完整的音阶,要让学生能按顺序演唱音阶的唱名。

1.唱歌《小小的船》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许多年以来,一直被各种音乐教材所选用。为了正确的表现音乐的情绪,要注意歌声的优美、柔和。同时仍应提倡用形体动作来感受四三拍的韵律,但不要统一动作,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作出动作。为了与相关文化相结合,可以欣赏与月亮有关的艺术作品。

2.欣赏《月亮月光光》《阿细跳月》

这两首乐曲虽然都是以月亮为题材,但情绪是不同的。《月亮月光光》是和缓优美的,《阿细跳月》是欢快的。虽然音乐的表现形式不同,一个是二重唱,一个是民乐合奏,但音乐的表现方法是相同的。都要通过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表现。《月亮月光光》应安安静静地听,《阿细跳月》应通过舞蹈动作感受音乐的欢快。

3.唱歌《我和星星打电话》

歌曲为领唱与齐唱的形式,应给学生更多的领唱机会。歌词中没有具体的天文知识,可启发学生了解一些天文知识,帮助他们改换第四、五乐句的歌词演唱,把音乐与科学知识联系起来,拓宽了音乐教学的内容。

4.歌表演《萤火虫》

歌曲是四三拍,与《小小的船》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启发学生创编表演动作时可结合《小小的船》一起进行。

“唱唱做做”既是对唱名的复习,也是对音的高低的进一步认识,可以任意调换唱名组成旋律线,体会音的高低起伏,并用身体的动作表现出来。

第四单元 快乐的游戏

本单元是一组贴近儿童生活的音乐作品,音乐情绪基本上都是欢快的,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这个单元出现了一组新的民族打击乐器:堂鼓、小钹和木鱼,要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运用这些打击乐器增加歌曲的气氛。

1.唱歌《阿西里西》

每一首音乐作品,根据个人的理解都可以有不同的表现,过去的唱歌,我们习惯了按着教师的一种理解来表现,即使是启发学生,最后还是要绕到教师设计好的结果中去。我们可以尝试在演唱这首歌曲时,让学生自由发挥,可快、可慢,可舒展、可跳跃,可强、可弱,充分的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听歌曲)

2.欣赏《转圆圈》

歌曲虽然只用了1、3、5三个音,但通过不同的节奏组合和不同的速度,表达了抒情和欢快两种不同的情绪。在欣赏这首歌曲时,首先要让学生分清两部分音乐。第一部分速度徐缓,附点音符的使用使节奏较为舒展,好像表现在月光下,召唤小伙伴来玩耍。第二部分速度转为小快板,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四三拍和四二拍的交替使用,一高一低的旋律如同对话一样。

欣赏这首歌曲可结合前面的《阿细跳月》,增加对彝族音乐的感受。

3.唱歌《拔河》

这是一首类似号子的歌曲,一领一和,很有气氛,并运用堂鼓、小钹和木鱼,更增加了歌曲的热烈气氛。在使用这些打击乐器时,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然后要鼓励学生创造出其他的方法,不要认为只有传统的方法才是正确的,只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比如二胡的拨弦、和弦奏法,以前是没有的。所以,不要限制学生的别出心裁。学会歌曲后,可以到室外边拔河边唱,感受音乐带来的热烈情绪。(听歌曲)

4.欣赏《踢毽子》《布老虎》

这两首乐曲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游戏内容,《踢毽子》的节奏感很强,让学生按音乐的节奏踢毽子,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布老虎》是儿童喜欢玩的一种民间玩具,布老虎的造型多姿多彩、栩栩如生,音乐表现了布老虎的各种姿态和动作,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欣赏音乐之后,可以让学生制作或画一个布老虎,在音乐声中游戏。

5.活动《士兵进行曲》

首先要熟悉音乐,感受音乐的雄壮,能在座位上和着音乐的节拍拍手、踏脚、拍腿、打枪、立正、敬礼。然后分小组设计走步的动作,表演。

第五单元 动画城

本单元是第一册《动画城》的继续。由《大风车》《快乐的小木匠》《蓝皮鼠和大脸猫》三首歌曲、民乐合奏《三个和尚》和音乐活动《跟着队长走》组成。《动画城》的教学还是应以听音乐为主,用形体动作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结合表演等形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1.唱歌《快乐的小木匠》

歌曲《快乐的小木匠》是动画片《小熊猫学木匠》的主题歌,表现了小熊猫一边做木匠活,一边快乐歌唱的情景。歌曲的形象性较强,刨花飞,大锯响,木板一排排,木条一行行;律动感也较强,很适合表演。也可创编成小小音乐剧的形式表演。应鼓励学生参与创编。歌曲第一小节的跳进和第二小节的六度音程,唱起来有一定难度,要注意引导学生唱准。

2.欣赏《三个和尚》

民乐合奏《三个和尚》选自同名的动画片音乐,音乐诙谐、幽默,生动的表现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道理。在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堂鼓、木鱼、小钹,并分辨这几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在这首乐曲中这几种打击乐器的使用是非常有特色的。然后仔细分辨表现小和尚、瘦和尚和胖和尚的音乐,联想三个和尚的故事情节。由于这首乐曲音乐形象非常鲜明,因此,可以让学生随音乐创编,讲述故事并表演。

3.唱歌《大风车》

歌曲《大风车》是一个少儿电视节目的主题歌,同学们一定十分熟悉,唱会是不困难的。应利用这首歌曲,在演唱方法上多下些功夫,如几个八分休止符的唱法、切分音的唱法、连音和断音的唱法等。通过把握准确的演唱方法,更好的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4.欣赏《蓝皮鼠和大脸猫》

歌曲《蓝皮鼠和大脸猫》是同名电视动画片的主题曲,这是一首领唱和齐唱相结合的叙事性歌曲,诙谐、有趣。在欣赏时,可引导学生分辨表现蓝皮鼠和大脸猫的不同音乐形象。如蓝皮鼠的音乐形象是连续的八分音符,大脸猫的音乐形象是一个四分和两个八分音符的组合,而且七度的下滑音很像猫的叫声。另外,在歌曲的演唱中不时的出现模仿猫和老鼠的叫声,也是歌曲的一个特色。

5.活动《跟着队长走》

《跟着队长走》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虽然歌曲中间进行了转调,但是很自然,因此,不是很难。这首歌曲短小、节奏感强,又风趣,在欣赏的基础上应把歌曲唱会。在活动时,应鼓励当“队长”的学生创编出各种不同的动作。

第六单元 下雪了

这套教材分别设计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内容,本单元选取了雪花、雪橇、江雪和歌表演《小动物告别会》等内容把学生带进冬天的银色世界中。在教学中应继续培养学生演唱、演奏和综合艺术表演的能力,并注意与古诗文化的联系。

1.欣赏《雪花飞舞》

欣赏《雪花飞舞》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了解音乐是怎样表现雪花飞舞的(速度、节奏的变化),更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可与图画、诗歌相结合,表达自己的感受。

2.唱歌《雪花》

《雪花》是一首科学知识歌曲,通过歌曲使学生知道,雪花是个六角形的物体,遇热就化成了水。歌曲富有童趣,在演唱时要注意启发学生表现出情绪的变化。如开始的顿音唱法表现的天真活泼,“哈哈”的重音唱法表现出的骄傲自豪,以及“噫”的语气组词所表现出来的疑惑等。

3.欣赏《江雪》

欣赏古诗歌曲《江雪》,可诗画结合,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诗的空远的意境,还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其他表现冬天的诗画,丰富对《江雪》的感受。如:刘长卿(唐)的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4.唱歌《小雪橇》

《小雪橇》是一首欢快的歌曲,要引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表现这首歌曲。由于学生对雪橇的感性认识不足,所以,应让学生看一些录像,也可以听一听《铃儿响叮当》等歌曲。为了增加欢快的气氛,可让学生自制模仿马蹄或铃声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听歌曲)

5.活动《小动物告别会》

歌表演《小动物告别会》篇幅较长,要先唱熟歌曲再表演,除歌词中唱到的动物外,还应启发学生了解其他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歌曲是四三拍和四二拍交替出现的,在表演时,要注意正确的节拍感。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