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课堂 > 民乐 >

笙:乐队里的溶剂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3-11   点击:
  笙是个最具调和性的吹管乐器。它很容易与其他乐器的音响相融和,能在乐队中起到调和音色、使合奏的音响更加丰满厚实的作用。

  笙早在商代即已出现,在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有关于“和”的记载,《尔雅・释乐》云:“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可见“和”就是一种小笙。不过,当时的笙还没有簧片和笙斗,只是用绳子或木框把一些发音不同的竹管编排在一起,同排箫相似。后来才逐渐增加了竹质簧片和匏质笙斗。现在我们见到的最早的笙,是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几支战国匏笙。笙斗用葫芦制作,笙嘴是木质的,圆箭形,笙苗的排列呈前方后圆卫列式,簧片为竹制,其形状、制作和调音方法,竟与今日的铜簧片完全一样,簧片数为14、16和18。历经两千年,也只是将匏斗改为木斗,又将木斗改为铜斗,以及外形上的大小、方圆、长短不同而已。直到20世纪后半期,笙的形制才有大的改革,除簧片由13、14个增加到21、24、26、27、32、36和51个之外。还试制成功了扩音笙、加键笙、转盘笙、抱笙、低音笙和排笙等新品种,丰富和提高了笙的灵敏度和表现力。

  笙是吹管乐器,但又是通过铜质簧片的振动而发音的,因此它的音响兼有管乐器及簧乐器的二重性质。其音色甜美、柔润、安详,高音区清脆、透明、纤细,中音区丰满、浓厚、结实,低音区松软、甜美。加上笙还是一种和声乐器,除装有簧片的笙苗能发出固定的音以外,音阶中的每个音,都由一套固定的和声组合而成,能同时发两个、三个一直到九个音,这就使笙的音质显得更为丰满、厚实,有绵性。但笙的音色也有自己的弱点。与箫、笛、管比起来,笙的音色比较缺乏个性,既没有地方风味作基础,也没有人声的韵律和婉转;音质也较为浮泛,穿透力较差,所以演奏某些曲子,听起来使人觉得深度不够,力度也不够。无论在描述上还是在抒情上,都难以给人一个刻骨铭心的印象和销魂荡魄的震动。

  但是,笙却是一个很好的伴奏乐器和合奏乐器。笙的簧、管双重音色及自身的和声配置,使笙的音响具有很强的协调性。在管弦乐队中,笙是最理想的“溶合剂”,它可以与吹、拉、弹三组乐器结合得很好。民间的吹打乐如果缺少笙,简直无法使笛子、管子、唢呐等极其活跃的声部结为一体。所以在民乐合奏当中,往往少不了笙。

  笙不但用于伴奏,现在还逐渐成为音乐舞台上常见的独奏乐器。但是由于笙的突出的和声效果和调和功能,音色柔和、沉静,又离“人”声较远,而离“器”声较近,使它较少具有中国乐器的神韵。相反,它与西洋乐器倒更为接近。实际上,西洋的管风琴等簧片乐器正是在中国笙的启发下于18世纪末发明的。而改进后的现代笙到日本演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获得极大的成功,可能主要也是因为这一点:它更符合西方音乐的精神和风格。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