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 >

刍论中学舞蹈教育之作用

作者:海南省文昌市华侨中学 韩雷光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9-06-03   点击:

  【摘 要】本文构建于高中课程之中,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身教学经历开展对于“舞蹈教学在中学阶段的作用体现”研究。

  【关键词】中学课堂 教学走向 教学研究 舞蹈 音乐课程

  舞蹈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所传递的是一种社会性、时代性、群体性的综合艺术产物。中学阶段的舞蹈教学是囊括于音乐课程之中,其与音乐课程相互促进同步进行,而且相比较于小学生,中学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程度的接受能力,且能够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兴趣的辐射范围较广,学习劲头强烈,对大量的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等,在笔者看来中学阶段的舞蹈教育是健全学生人格,培养综合素质的强大武器。

  一、中学阶段舞蹈教学之定位

  在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之中我们必须根据课程标准进行安排,舞蹈教育本没有单独列出而是归属于“音乐课程”之中,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里将高中的音乐课程划分为六个版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而在中学的课程开展中笔者觉得音乐与舞蹈作为一对姊妹艺术,而且舞蹈的感染力与直观性,能够在带给学生最为强烈的视觉 体验并最快的建立起一种审美情趣,当我们在透过舞蹈进行音乐体验与感知时,笔者坚信那也是事半功倍的。在课程实践教学之中笔者其实并没有更为偏向“音乐”或“舞蹈”两者中的任意一者,因为同步进行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好地艺术体验。

  在中学阶段,笔者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了解与认同,培养学生了解各个舞蹈种类。另外,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男女情感懵懂的阶段,教育实践者其实也应该正面且正确的面对这个问题,在舞蹈之中双人、集体舞、群舞等形式,在教师极引导之下使舞蹈教学成为一个情感的表达载体,将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

  二、中学舞蹈教学于个体而言之作用体现

  (一)中学舞蹈教学肢体训练能达到气质培养作用

  在传统印象中学习过舞蹈的孩子无论是走姿、坐姿还是站姿向来给人一种优雅美丽的即视感,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中都会带着美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中学阶段正是孩子们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可是不良习惯与先天因素让他们变得弯腰驼背,可是当我们通过长期科学系统的基础训练后,培养成为一种反自然的身体状态,这种被我们称之为反自然的身体状态是我们立足于身体美学用于揭示人体美学的自然基础。并且,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长期反自然的训练方式,极利于增强中学生的力量、柔韧性、控制力、稳定性、协调性等等,尤其是对于骨骼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课程中有《手眼训练组合》,这个组合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手眼的协调性,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学会用眼睛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学校功课繁重,学习压力大,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长期低头看书和坐姿不正确,造成一部分学生有驼背的问题。在学习芭蕾舞基训课后,加强对胸腰和一位站姿的训练,对驼背问题得到了良好地改正。

  (二)中学舞蹈教学能达到审美教育的作用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和音乐、美术、戏曲等良好的结合。舞蹈是肢体的艺术,舞蹈演员通过肢体动作去表现思想感情或某种情绪。同时音乐与舞蹈的良好结合,使人能够收获美的享受。在鉴赏舞蹈过程中,不但能欣赏到舞蹈肢体动作美,同时还能获得音乐、服装、灯光舞美等方面的学习,这对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舞蹈剧目表演的过程中,会根据剧目需要,舞美灯光色彩会进行不同的变化,这种色彩变化能烘托出不同情绪的效果,这无形当中使学生掌握了“色彩学”的运用。

  (三)中学舞蹈教学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舞蹈作为一门直观的艺术形式能够最大程度的刺激着中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在情感的宣泄与酝酿中,使学生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与负能力宣泄,使学生能够心情愉悦,在对于现当下所提及的“中学生身心健康发育”起到了响应作用。中学阶段是身体发育阶段,同时也是对男女关系懵懂阶段,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在《校园集体舞》教学中,就有一部分动作是双人舞表演的,我们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男女同学之间身体接触的问题,达到良好的“中学生身心健康发育”的教育意义。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