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信息
您还未登陆,点击这里进行登陆操作;注册请点击这里

标题: “ 对比法 ” 在初中歌唱教学中的运用
查看权限: 需要 [普通会员] 级别以上才能查看。
发布时间: 2019-02-03 22:21:21
信息简介: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的,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如: 日常生活中的是与非、丑与美、优与劣、雅与俗… … 都是通过对比来区分的。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对比, 就可以让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与感悟。鲁迅先生曾说过:“ 教师愈会比较, 就愈有益处”。那么在歌唱教学中如何运用对比法进行教学呢?  一、分析歌曲时的对比  在课标的感受与鉴赏中对初中学生提出要求: 感知音乐的结构, 能够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初中音乐教材歌曲稍有难度,基本上以二段体和三段体为主, 各段落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层次感较强。教师恰当利用对比, 让学生了解每段旋律的特点, 每段歌词所描写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情感, 从而更有利于把握歌曲的表现力。  1. 情绪的对比  情绪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音乐教学而言尤为突出, 而且还有特殊的表现内容。学生对音乐的最初感受是对音乐情绪的感受。音乐情绪指音乐作品对人的情绪影响, 通常可用一些形容词来形容, 如: 愉悦的、紧张的、抒情的、激昂的、忧伤的等等。在学唱歌曲时,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初听歌曲, 然后再说说歌曲的情绪。比如歌曲《大海啊, 故乡》, 在情绪上就有些对比: A 段第一、二乐句比较深情舒缓, 富有叙事性, 朴素而又亲切; B 段第三乐句开始情绪有些激动, 像是平静的海面上不断涌起的浪花。到了尾声情绪再度趋向平和, 前后呼应。这样的对比往往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歌曲的结构层次, 并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细腻地去演唱歌曲。  2 . 旋律的对比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是音乐的基础, 也是塑造音乐形象的主要手段。为了能够使学生懂得旋律在歌曲中的表现力, 我们可以把歌曲各段落间的旋律做一对比。比如在教唱《七子之歌—澳门》时, 先请学生欣赏歌曲录音, 听后让学生说说音乐旋律的特点。有的学生会说音乐比较柔美, 那么此时老师应该提出质疑, 旋律有没有层次感呢? 有些学生又会说前部分柔和些, 后部分更富有激情。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前后部分做一对比: 前半部分的旋律相对比较平稳、节奏舒缓, 主要以中音区为主, 而且是单声部的旋律, 音色较纯美; 后半部分的旋律起伏较大, 富于激情, 以中高音区为主, 并出现三个声部的合唱, 使声音更加浑厚、饱满。以这样的方式做对比分析, 学生就能够尽快地感受到音乐的层次感。当然旋律的对比不仅仅局限于乐段与乐段之间, 还体现在乐句与乐句之间。  3 . 歌词的对比  歌唱是以音乐和语言(歌词) 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歌词则是最直接最形象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