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为音乐插上腾飞的翅膀――谈音乐教学中的美感教育

作者:林欣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

  作者:山东省胶州市实验中学 林 欣

  音乐是人们心灵栖息的港湾,它影响着人们意识活动的状态与发展,从而使人们产生美妙的、身心愉悦的感官享受,进而调动主体内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去生活抑或是学习。因此,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对学生的美感教育,为音乐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巧妙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美感熏陶

  人是一种极为敏感的动物,他通过身体的各个感官去感知、认识、解读周边的环境,在不断丰富积累的感官经验中,得到一种全面的学习与成长。通过创设有效的音乐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跳出声音的局限,将视觉、听觉抑或是触觉结合起来,在全方位、多角度的作用下,形成对音乐美感的培养。例如《祖国颂》一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欣赏气势磅礴的《红旗颂》来感悟我国的壮丽山河,并培养对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自豪与骄傲,进而培养学生浓郁的爱国情怀。在此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播放音乐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作一鸟瞰式的总览,巍峨耸立的泰山,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奔腾咆哮的长江,再配之以铿锵有力的旋律,使学生的视觉冲击与听觉享受结合在一起,双管齐下,在创设的有效教学情境中,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有所感、有所思,使其陶醉在对音乐美的感受中,进而完成对学生美感教育的洗礼与升华。

  二、倡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在感知美中欣赏美

  美感教育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在美感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审美者自身对美的感受与体验,在此基础上击玉成乐,使其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与感悟,进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全面透彻地感知音乐,解读蕴含其中的美感。然而,传统的音乐教学对此鲜有涉及,抑或只是蜻蜓点水、一点而过,其远未做到音乐学科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通过倡导学生参与音乐的实践,使他们在自我感知体验中学会欣赏美。例如《天山之美》的教学中,教师在完成《牧马之歌》、《青春舞曲》的教学后,引导学生运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去演唱这两首歌,使每个学生都大胆地唱出自己心中的美丽天山,“从那西边树丛露出弯月牙,马群踏破了野花跑回家,大家围坐月光下,泡上可口的奶茶”。如此,使学生在亲身参与的音乐实践中,感知音乐美、欣赏音乐美,进而形成对美的感悟与内化。

  三、鼓励学生交流与分享,深化对音乐美的感知

  在现实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尝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借助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深化对音乐的感知与领悟,进而升华自身对音乐美感的体会,提高对音乐的鉴别与欣赏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例如《春天举行音乐会》讲授时,在播放完这首散发着春天的欢乐气息的歌曲后,让学生静下心来去感知音乐中每个音节传达的讯息,并根据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去揣摩春天的声音,例如“轰隆隆、轰隆隆”的春雷声,“沙沙沙、沙沙沙”的春雨声等。然后,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音乐道具,如模仿春水声的串铃、模仿春雷声的铃鼓以及模仿春风声的沙锤等,启发学生找寻出这些乐器在曲中代表的每种声音,并让学生说说理由。最后,让学生说出其在《春天举行音乐会》中收到的讯息,并与大家分享其感受,教师对学生的感知予以积极有效的评价,使学生在分享中感受快乐,增进对音乐美的理解,形成对音乐美的共鸣与美妙体验。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