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音乐欣赏课中视听结合的研究

作者: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实小校区 陈磊磊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9-06-28   点击: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以人为本,这是新课标的体现出来的现代教学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学生是课程的核心,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这说明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性,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兴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不断的引导、启发、练习、创造、反馈,整个过程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通过多处形式的教学手段比如让学生说、听、唱、做、想、演等,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学习比如从低级的趣味性阶段逐步引向求知的乐趣上的高层阶段上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创新良好的教学情况,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比如听、视等多种途径参与到学习中来,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

  视与听是小学音乐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视与听的训练。如果说“视”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听”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和形象。音乐的学习不光是听,即不光是听音乐,还要看音乐,对于听音乐我们都很理解,那和,视音乐就很难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更是难懂,事实也是如此,音乐学习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为了深入地理解音乐,就要形成一定的意境,达到听与视的完美结合,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意境。如果我们教学中,过分地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让学生只是学会了听,在教学中也只是排除干扰专心地听,那么,这种教学是不完全的,它只是注重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所以,我们让学生看《韶光》,善于运用多种辅助手段,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帮助学习者消化、吸收音乐,这样一来就注重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使得音乐更具有魅力。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对音乐的理解多元化,从多方面去理解音乐,从而与音乐有关的各个领域相联系起来,相互沟通、彼此强化。教育心理学家已经作出结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要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这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地把握学习对象,比如在听音乐的同学给学生看与之有关的动画,让动态的视觉冲击对学生的进行冲击,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去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到的效果比听单纯的听更有效果。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参与热情,对他们的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有很多的帮助。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证明,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与运用单纯地听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而且对两种效果进行比较,视听的效果明显大于单纯地听。原因是运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更容易积极参与学习,扩大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参与的机会大大增加。笔者以为,为了把视听结合起来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要准确定位

  新课标下的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较传统教学有了变化,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味地去完成教学任务,而至于学生学成什么样子并不关心,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在音乐视听教学时,老师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题性,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探究的机会,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使学习更为生机勃勃,学生的主动的设计、学习,老师在引导、补充,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教学容量大,学生理解深刻,收获更多。

  第二,以问题为主线展开教学

  设疑是可以引发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内容与教学生成,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提出问题,每个问题之间都有必要的联系,层层递进,学生在听到问题时就会思考,通过思考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在一步步的探索中找到答案,一节课中,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欣赏中视听结合,解决了问题的重点,让难点不再难。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音乐兴趣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